信息公告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前沿》课程的特邀行业专家,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部总经理丁嵩冰先生应邀于2022年2月27日下午,在徐汇校区工程馆205教室,为中美物流研究院的30余位MEM工程工程管理学生介绍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历程和未来考虑。
丁嵩冰先生从航运中心的狭义、广义概念开始,延伸至国际航运中心,接着介绍不同时期的“港老大”、“船老大”以及“货老大”的情况,介绍了港口、船运公司及货主代表的相关利益方的博弈过程,提高了同学们对相关话题的兴趣。
之后丁嵩冰先生简要介绍了港口作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最终在推进的智能化,并结合去年航运运价大涨的商业背景,分别从船公司和港口的优势出发,风趣幽默地介绍了船公司(海侧)的大型化、联盟化、网络化和港口(陆侧)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趋势。
在介绍完行业的整体情况,丁嵩冰先生将目光聚焦于船舶及航线。丁先生首先分享了船讯网的全球船位图以展示全球主要航区和航线的情况,随后丁先生展示了上海附近水域船舶分布情况,大家发现上海发出的集装箱班轮航线直达全球约300个港口,深刻感受到了上海在国际航运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丁嵩冰先生重点从国家战略决策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历程,重点突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担负着的先行先试的重任以及近三十年建设的主要成效。在此基础上,丁先生分析全球航运中心发展态势,他首先明确了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的三个基本模式(分别是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为主的伦敦模式、以国际货物中转为主的新加坡和香港模式、以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的上海和鹿特丹模式),再从服务、物流、创新三个方面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国际会议中心转移的“完成时”、“进行时”以及“将来时”。接着,丁先生具体从六个方面回顾了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工作,总结了SIPG航运中心建设工作实践。最后,丁嵩冰先生介绍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一个基本建成、三个基本形成),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介绍了一些未来可能实现的“黑科技”。
课程最后,丁嵩冰先生为听众解答了若干问题,包括港口和船公司的合作是否会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等。面对这些问题,丁嵩冰先生耐心地一一解答,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给大家许多启发。
在丁先生精彩的讲授下,同学们不仅对航运前沿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拓了全球分析的视野。同时,通过感受和了解上海在国际航运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历程与未来规划,让大家深深明白:总有人在为我们国家凸显在世界的舞台上艰苦奋斗,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与动力!